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中山: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点燃青少年强国强军梦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5-10-21 分享:

  10月初以来,一场场形式多样、内容深刻的国防教育活动在中山市多地同步展开,掀起全民国防教育热潮。从坦洲镇到沙溪镇,从板芙镇到港口镇,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教育机构、爱国拥军组织等多方联动,通过老兵宣讲、实物展示、仪式教育等丰富形式,将红色的基因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为筑牢爱国强军的思想根基注入澎湃动力。

  英雄故事,铸就信念基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最美退役军人”、功臣模范和参战老兵,他们走进校园,成为青少年身边最生动、最感人的教材。

  在坦洲镇前进小学,省市“最美退役军人”代表为学生们带来主题宣讲。他们以真实的拥军故事,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忠诚品格;结合自身戍边经历,动情讲述“海空卫士”等英模的感人事迹,深刻阐释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红色收藏品参观环节,学生们通过珍贵的红色收藏品,近距离感受历史脉搏,体会和平的来之不易。

  沙溪镇云汉小学将庄严的少先队入队仪式与“寻访参战老兵,聆听红色故事”活动深度融合。罗定伟、郑乃希、汤仕保三位参战老兵分组授课,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将烽火岁月中的不畏艰难、忠于祖国、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娓娓道来。新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在沉浸式交流中,深刻理解了“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厚重内涵。

  分层施教,点燃爱国热情

  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中山各地的国防教育注重创新形式与精准施教,确保教育效果入脑入心。

  板芙镇邀请今年刚退役的士兵李浩走进校园,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课”。活动伊始,少先队员为他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李浩结合自身军旅生活,分享了部队的艰苦训练和三位“活着的一等功臣”的传奇故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港口镇的做法体现了精细化设计:在中心幼儿园,参战老兵朱长恩带着泛黄的老照片和珍贵的战斗用品走进大班课堂,让红色精神在稚嫩的心灵中悄然萌芽。

  在下南小学,“英雄坦克连”连长、一等功臣何思源为六年级师生授课,他以铿锵质朴的语言再现连队英勇事迹,强调“和平来之不易,责任代代相传”,激发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在大涌镇旗风学校,宣讲活动融合了互动问答与实物观摩。宣讲人巧妙设置问答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作为重大事件亲历者的省“最美退役军人”孙宏宁,动情讲述英雄事迹与自身戍守经历,强调“铭记历史是守护和平的前提”。随后的红色收藏品观摩,让学生们通过实物感受革命精神,深化理解。

  阜沙镇罗松小学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报告会气氛热烈,一等功臣何思源的登场引来孩子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他讲述的战斗故事让现场时而寂静动容、时而激情澎湃,“奋勇争先,勇争第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寄语,将家国情怀深深植入学生心田。

  融入日常,构建长效机制

  国防教育非一日之功,贵在常态长效。中山市注重将国防教育嵌入学校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构建常态化机制。

  中山市求实学校特邀原海军南海舰队南沙群岛守备部队原参谋长、现港口镇武装部副部长贺洪彪进行宣讲。他结合27年军旅生涯,特别是15年艰苦卓绝的守礁经历,诠释了“南沙卫士”“礁在人在、誓守国土”的忠诚与担当。学校特聘其为国防教育荣誉讲师,将其精神内核融入“全人格教育”体系,激励学生立鸿鹄志、担时代责。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建勋中学)则将国防教育融入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常规仪式。学生代表、武术运动员梁铭钰结合自身训练经历,发出“以强健体魄、坚定信念护家国”的青春誓言,使国防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此外,由团市委、市少工委主办的“中山市少先队国防教育训练营暨第四届少先队露营节”也圆满结营,期间邀请三乡镇人民武装部民兵连长梁华开展的“红领巾爱国防”讲座,通过故事与互动问答增强了队员的国防认知。

  多方联动,营造浓厚氛围

  此次中山市的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网络,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整合优秀的退役军人宣讲资源、丰富的红色收藏资源以及各类教育平台,不仅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家国情怀,更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