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长者专区
长者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爱版 > 政务动态

国防教育浸润心灵 红色薪火代代相传——中山市多形式构建全民国防教育新格局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5-09-24
分享到: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山市各镇街、学校及社区联动响应,于9月中旬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创新的国防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观影、军事化训练、榜样宣讲、历史展览等多种形式,构建起覆盖全民、贯穿终身的国防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奏响了勿忘国耻、强我国防的时代强音。

  光影回溯屈辱史,铁血丹心铸忠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连日来,中山市南朗街道、三角镇、南头镇、横栏镇、西区街道等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分别组织辖区优秀退役军人及民兵代表,集中观看历史题材影片《731》。影片以触目惊心的影像,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与不屈抗争。观影现场,退役军人们神情凝重,眼含热泪,深受震撼。参战老兵动情表示:“亲历过战争,更懂和平的珍贵,这段历史绝不能忘,必须代代相传。”小榄镇组织退役军人观看了展现东江纵队英勇营救飞虎队员的影片《营救飞虎》,感悟革命先辈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些观影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强化了退役军人的历史使命感与守护和平的责任担当。

  实践磨砺青春志,淬火成钢启新程

  国防教育需从青少年抓起,融入成长历程。中山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港口中学于9月15日至17日举行了初一新生适应性训练。开营仪式上,港口镇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贺洪彪勉励同学们砺意志、展风采、锤炼作风。三天的训练中,同学们汗染征衣,步伐坚定,在骄阳下淬炼了意志,锻造了钢铁般的团队精神和纪律意识。闭营仪式上的会操展示和优秀学员表彰,见证了他们的拼搏与成长。这堂宝贵的“开学第一课”,为青少年奠定了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坚实基础,引导他们成为“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头上有汗、脚下有力、心中有梦”的时代新人。

  英雄对话润心田,薪火相传担使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戎耀香山”老兵宣讲团成员走进校园,让英雄故事成为国防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大涌镇于9月18日邀请参战老兵朱长恩走进安堂小学,以“重温红色记忆 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结合自身参战经历,告诫学子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南沙守礁老兵贺洪彪在革命老区旗北小学和中山市技师学院东校区分享27年守卫南海的非凡经历,诠释“礁在人在”的忠诚信念。神湾镇退役军人罗振辉、罗杰阳、罗至杰走进中山市实验技工学校分享军旅热血故事,铿锵表示“退役不褪色”,并寄语学子技能报国,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坦洲镇坦南社区邀请优秀退役军人颜李莹走进同德小学,用亲切语言和多媒体形式,点燃孩子们对军人的敬佩和对国防的向往。三乡镇、五桂山街道也邀请优秀退役军人走进各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面对面的宣讲,超越了简单的课堂说教,成为一次次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让忠诚、坚守、奉献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技能报国强信念,沉浸体验固长城

  中山市实验技工学校和三乡镇同德小学的国防教育活动独具特色。实验技工学校领导深刻阐释了“技能报国”的时代内涵,指出“今天学习的每项技能,都可能成为明日巩固国防的基石”,激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两所学校都精心设置了抗日战争历史图片展和红色收藏品展示区,师生们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沉浸式感悟抗战的壮阔历史和先辈的英勇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爱国报国的信念。

  中山市此次系列国防教育活动,成功构建了多维度、广覆盖、深渗透的教育网络,巧妙融合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情感激发与行动引导,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的深刻缅怀,更是对时代新人的精心培育。活动有效增强了全社会的国防观念、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浓厚了尊崇军人、关心国防的社会氛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强国之志在新时代的接力中熠熠生辉。